產品分類
美標無縫鋼管:ASTM A53/A53M- 牌號及化學成分%
C Mn P S Cu Ni Cr Mo V
牌號A ≤0.25 ≤0.95 ≤0.05 ≤0.045 ≤0.40 ≤0.40 ≤0.40 ≤0.15 ≤0.08
牌號B ≤0.30 ≤1.20 ≤0.05 ≤0.045 ≤0.40 ≤0.40 ≤0.40 ≤0.15 ≤0.08
Cu、Ni、Cr、Mo、V五元素總和應≤1.00%
2 拉伸性能 σb (MPa) σs(MPa) δ定(%)
牌號A ≥330 ≥205 見注
牌號B ≥415 ≥240 見注
應測定σr0.2或σt0.5
注: 50mm標距范圍內條狀試樣最小伸長率由下式確定:
δ=1940A
0.2/U
0.9δ:標距為50mm時的最小伸長率,精確到1%;
A:拉伸試樣的橫截面積,單位mm2,A值取計算值與500mm
2的較小者; U:規定的抗拉強度,單位MPa。
3 冷彎性能 (1) D≤60.3mm的鋼管(但D > 42.2~60.3mm雙加厚管除外)應做冷彎,彎芯直徑 為12D,彎曲角90°。
(2)凡按緊密盤繞訂貨的鋼管,應做彎芯直徑為8D、彎曲角為180°的冷彎試驗。
4 壓扁性能
D>60.3mm的標準級和加厚級鋼管應做壓扁。
無縫管分2步壓扁:
(1)壓至H值(見文本表×2.1規定,或按通用公式計算,壓扁常數牌號A為0.09,牌號B為0.07);
(2)壓至兩壁相觸。
焊管分3步壓扁:
(1)壓至2/3D;
(2)壓至1/3D或5S(兩者取較大值);
(3)壓至兩壁相觸。
當D/S<10時,壓扁上、下兩頂點的裂紋不作判廢依據。
5 無損檢驗或水壓 由制造廠選擇或訂單中規定 ,無縫管應逐支進行超聲、渦流或漏磁檢驗以代替水壓。
超聲樣管刻槽深度為12.5 %S(最小0.102mm)。 渦流樣管鉆孔直徑:D≤21.3mm為1.0mm
D>21.3~42.2mm為1.4mm
D>42.2~60.3mm為1.8mm
D>60.3~141.3mm為2.2mm
D>141.3mm為2.7mm
漏磁樣管刻槽深度為12.5%S(最小0.3mm)、寬度≤深度、長度≤25.4mm
6 重量偏差 ±10%
7 外徑偏差
D≤48.3mm ±0.40mm
D≥60.3mm ±1%
8 壁厚偏差 —12.5%
ASTM A53/A53M-
9 長度范圍
單倍不定尺 雙倍不定尺
輕于加厚級 4.88~6.71m搭5%的3.66~4.88m 最小長度≥6.71m
且平均長度≥10.67m
加厚級 3.66~6.71m搭5%的1.83~3.66m 最小長度≥6.71m
且平均長度≥10.67m
重于加厚級 3.66~6.71m搭5%的1.83~3.66m 雙方協商
10 管端形狀
D≤48.3mm鋼管 端頭形狀由制造商選擇
D≥60.3mm鋼管 端頭形狀為:
(1) 標準級、加厚級以及S≤12.7mm的非雙加厚級應倒棱, 倒角30°(0°~ +5°) 鈍
邊厚度(即未倒棱部分)1.6mm±0.79mm。
(2) S>12.7mm鋼管以及全部雙加厚級鋼管應切垂直。
11 表面質量
(1)深度≥12.5%的所有缺陷應修磨、補焊或切除,修磨后應保證最小壁厚,修補的缺
陷不得大面積出現。
(2)深度≤10%D,且長度≤1/2D的凹坑允許存在,但要保證最小壁厚。對
深度>3.175mm且底部有尖利鑿痕的冷加工凹坑應修磨, 修磨后應保證最小壁厚。